中国城市文化网

中国城市文化网 > 资讯

知形知态科技研究院院长戴聃在京出席国际视野/东西方文化对话

2024-11-05 15:01:22 来源: 阅读:-

2024年11月3日, 国际视野|东西方文化对话在中国北京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的主要尊贵嘉宾有: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克勒希·乔鲍、 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 波黑塞族前总理拉姆登·伊万尼奇以及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知形知态科技研究院院长戴聃应邀出席。他们的到来,无疑将为晚宴增添无限光彩,也为全球视野下的对话与合作开启新的篇章。

其主要是通过高层次的对话来探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性,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相互理解与合作。

随着全球政治格局的不断演变,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每一次的高层会晤都承载着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使命。此次对话不仅是对各国领导人的热情款待,更是展现中国风采、促进国际友谊与合作的绝佳平台。

会议期间,各国领导人纷纷发表致辞,对主办方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对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表示,此次对话不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更为未来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们也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与中国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image.png

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 克勒希·乔鲍(左) 戴聃

克勒希·乔鲍,匈牙利籍,联合国大会第77任主席,曾任匈牙利副国务秘书;联合国大会副主席(2011-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联合主席和匈牙利总统办公室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务秘(2015-2022)等。在联合国大会主席任职期间,他担任政府间进程(联合国大会可持续发展目标开放工作组)联合主席,该进程的任务是制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image.png

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左) 戴聃

伊沃·约西波维奇阁下是克罗地亚第三任总统,这位享誉克罗地亚的政治人物,同时也是著名的法学家、音乐家与大学教授。担任总统期间,积极落实向中国投资敞开大门的各项措施,推动两国关系稳步前行。近年来,中国与克罗地亚在“一带一路”的倡议框架下,积极拓展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等方面合作,实现了互利共赢,中克两国的互利合作之桥日益宽广,中克两国的民心相通之桥历久弥新。

image.png

波黑塞族前总理拉姆登·伊万尼奇(左) 戴聃

姆拉登·伊万尼奇(Mladen IVANIĆ),1958年生于桑斯基莫斯特市,塞尔维亚族。毕业于巴尼亚卢卡大学经济系,并在贝尔格莱德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任波黑主席团塞族成员、波黑塞族共和国民主进步党名誉主席。2001年3月至2003年1月,任波黑塞族共和国政府总理。

姆拉登·伊万尼奇认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多元化经济格局,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皆能从中获利。

地处中东欧腹地的波黑,被称为欧盟的后花园。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合作推动下,中波经贸关系近年来取得长足发展。2017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中波双方企业就火电、水电、风电及铁路、公路项目签署了合作文件,被纳入“16+1”领导人会晤成果清单的项目总金额近20亿欧元。

image.png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博鲁特·帕霍尔(左) 戴聃

博鲁特·帕霍尔是斯洛文尼亚的第四任总统‌。博鲁特·帕霍尔于1963年11月2日出生在南斯拉夫,他长得很好看,他的蓝眼睛很漂亮,性格也很好。从2008年11月到2012年2月,他是斯洛文尼亚的总理,此后,他于2012年12月22日就任总统。并在2017年12月连任,任期为5年‌。博鲁特·帕霍尔先生曾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发展赞不绝口。同时他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斯中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致力于推动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此次对话会就东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思维方式(如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文化传统(当代教育、礼仪习俗等)等方面展开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可以加深对彼此文化的认识,避免因文化误解而产生的矛盾,并且为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提供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方案。例如,在环保、区域争议等全球性议题上,融合东西方文化智慧来制定更有效的策略。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会更加频繁与紧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中国也期待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不断向前迈进。


推荐阅读:旗龙

相关阅读

中国城市文化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城市文化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城市文化网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