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秋季拍卖|如果花鸟会说话——陈洪绶《花鸟图卷轴》赏析
导引:陈洪绶,明末清初书画家,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与崔子忠齐名。花鸟画细腻表达自然情感,造型古拙,色彩古艳,线条劲挺。作品蕴含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为后学所师承。
陈洪綬(1599~1652),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婿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晚号老迟、悔迟,又号悔僧、云门僧。汉族,浙江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年少师事刘宗周,补生员,后乡试不中,崇禎年间召入内廷供奉。明亡入云门寺為僧,后还俗,以卖画為生,死因说法不一。一生以画见长,尤工人物画,与顺天崔子忠齐名,号称「南陈北崔」,人谓「明三百年无此笔墨」。陈洪綬去世后,其画艺画技為后学所师承,堪称一代宗师,名作《九歌》、《西厢记》插图、《水滸叶子》、《博古叶子》等版刻传世,工诗善书,有《宝纶堂集》。
陈洪绶的花鸟,可以说是不仅仅是一绝,更是他心灵深处对自然万物细腻情感的流露与升华。每一笔一划,都仿佛是他与世间生灵跨越时空的对话,将那份不易察觉的灵动与生机,定格于尺幅之间。在他的画中,花朵不仅仅是色彩的堆砌,而是蕴含着季节的更迭、晨露的清新与夕阳的温柔。每一片花瓣的卷曲,每一抹色彩的交融,都透露出他对生命奥秘的深刻领悟。而那些鸟儿,或栖息枝头,或翱翔天际,它们的羽毛被赋予了光泽与质感,眼神中闪烁着智慧与自由的光芒,仿佛能听见它们清脆悦耳的鸣叫声,穿透画面,直击人心。
明 陈洪绶 《花鸟图卷轴》
尺寸:466.9cm×30.7cm
款识:「溪山老莲洪綬写於清义堂」鈐印:「陈洪綬印」
鈐印:「康熙定汉」,「乾隆定汉」,「古稀天子」,「太上皇帝之宝」,「配文斋」
题跋:「分轮别辙驰骋霄汉 博识远览淹贯古今」戊辰冬十一月 璧臣华世奎 鈐印:「华世奎印」
题跋:「潮声如打暮天鐘 楼倚孤云欲盈胸 泪比听螈逢杜甫 欢徒回马说玄宗 余行潦草诗编岁 醉墨淋浪酒御冬 侠骨棱棱谁倚汝 宝刀鸣处合刀锋」吴昌硕鈐印:「昌硕」
引首:「悲盦胜墨」老缶吴昌硕
在此画中,陈洪绶尤以他的驰誉艺坛的双勾设色花鸟画,其特点有三,一是造型的古拙,二是色彩的古艷,三是线条的寓迟涩於劲挺,既厚重且圆润。图中所所绘山雀、竹枝、海棠、水仙、蛺蝶、怪石、梨花,设色艷丽。水仙硕大而饱满的花瓣;萱花樽形的花朵、长条状的叶片以及布满花朵与叶片的极具装饰意味的脉络;其中有蛺蝶依附其中,花团锦簇。既点醒了画面,又丰富了层次。如果说造型与色彩是绘画的外在皮肉,那么线条笔墨则是千古不易的骨力与精神,也是一个画家绘画风格最难模仿、最具个性的特征所在。陈洪绶更擅长以独特的构图和创新的技法,打破传统框架的束缚,让花鸟画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他巧妙地将花鸟置于山水之间,或是将不同季节的元素融于一图,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美,使观者在欣赏之余,不禁沉醉于那份超脱与和谐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陈洪绶的花鸟画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他通过画中的花鸟,寄托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对生命循环的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惋惜与珍惜。这些情感与哲思,如同细流般渗透进每一幅作品之中,使得陈洪绶的花鸟画不仅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
推荐阅读:叶紫网
相关阅读
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35年首次携手人工智能,小冰用AI创造力致敬低碳未来

▪ 35年赛事首次携手人工智能,小冰用AI创造力致敬低碳未来 ▪ 线上决赛拥抱未来科技,以凝聚集体智慧的AI画作激励青年学子持续创新 11月25日,20
传统国画渐成最火谢师礼,贤丰“大桃”承载纯正师生情

最近,画家贤丰有点忙,找他约稿求画的人骤增,大多是冲他《桃李满天下》系列作品来的。2020年教师节到来之际,带一卷画轴拜访恩师,将典雅脱俗、寓意纯正的传统国画当
小丫丫(旭程)教育:第二批免费“培优”生已入学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一周之后,小丫丫(旭程)教育官微上公布了南雄市幸福里校区刘智晧等11位同学为机构第二批“培优”学生,将免费享受一年的课程全面提升以及对
中国城市文化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城市文化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城市文化网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