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民促会成功举办中医太极养生科普论坛暨新年文化雅集活动
科普中医太极文化 促进美好健康中国
粤民促会成功举办中医太极养生科普论坛暨新年文化雅集活动
龙腾盛世,科普芬芳;岁回律转,春意盎然。2024年1月13日,由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促进会中医太极养生专业委员会、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主办,正和圆(广州)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医太极养生科普论坛暨新年文化雅集在广州隆重举行。
在科普活动上来自中医界,太极拳界,社会组织,企业家,教育文化界,以及各行各业精英,新闻媒体及会员代表近200位专业人士参加了中医太极养生科普论坛和文化雅集,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广州太极拳名家程良生,广州医科大学原党委书记翁宗奕,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促进会会长黄树进,形意拳、八卦掌、白猿太极拳名家荣华丰等均出席活动并现场指导。
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何敏到场致辞,他指出,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医太极养生文化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专委会成立的目的就是将中医太极养生理念与方法融会贯通、推而广之,使“天人合一”“治未病”等理念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中医太极养生的生活方式,完全满足现代人简便、环保、经济、身心同调的需求,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践行从而受益终身。
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促进会中医太极养生专业委员会黄平东会长与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吴会东会长也对到场的嘉宾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们均表示,现在欣喜看到,中医太极养生保健的效能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和接受,中医太极养生逐渐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也希望能为更多的人带来健康和幸福。
科普活动上,来自不同行业的专家对于中医太极养生的具体方式方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黄平东系统阐述了中医养生十六诀的内涵和具体做法;吴会东讲述和演示了太极拳身心整合保健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中心副主任贾超讲述了如何利用易筋经防治常见病颈肩腰腿痛;九体灸创始人刘路璐则介绍了九体灸怎样通过温养督脉达到防治慢性病的效果,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大家感到受益匪浅。
在名中医咨询环节,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液肿瘤科学术带头人于天启、原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中医科主任梁东辉、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张志敏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心内科主任周文斌还现场免费为大家把脉问诊,推广中医养生。
之后,科普文化雅集还为到场嘉宾和观众呈上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名中医陈根成、寿小云弟子黄剑锋博士挥毫送“福”字;《花间物语》书籍作者知名撰稿人美月冷霜女士、《古琴音乐与中医养生》书籍作者古琴家边江红女士等进行签名赠送书籍活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工会主席陈克现场表演八段锦;科普文化活动中还有茶道、各门派太极拳表演。
太极拳表演由杨、陈、武、王各派太极拳名家高手集体奉献,今年已至84岁高龄的杨式太极拳名家程良生师傅表演的传统杨式太极拳依然劲力十足,杨式太极拳名家乔振兴之子乔志路、陈式太极拳名家陈照森弟子梁炳权、武式太极拳名家翟维传弟子王金禄、王其和太极拳传人李剑方弟子卢立卫的太极拳表演令在场观众大饱眼福,丰盛的小寒节气养生晚餐也令大家大快朵颐,真可谓视觉、味觉齐满足,养生、享受两不误。
在健康中国大战略的背景下,健康科普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中医养生和太极拳的健康保健作用早被国人乃至全世界所认同,作为国内首家中医太极养生专业委员会,本次中医太极养生科普论坛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健康科普新模式。
通过此次中医太极养生科普论坛,友好交流,也是广东省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促进会中医太极养生专业委员会和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养生专业委员会的价值观,发展规划以及战略理念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科普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专委会始终坚持中医太极文化传播,立志成为中医太极养生健康先行者,中医太极养生文化传播者,积极主动地传承中医药太极文化。时时关注科普传统文化符号与健康变革,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推荐阅读:旗龙网
相关阅读
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35年首次携手人工智能,小冰用AI创造力致敬低碳未来

▪ 35年赛事首次携手人工智能,小冰用AI创造力致敬低碳未来 ▪ 线上决赛拥抱未来科技,以凝聚集体智慧的AI画作激励青年学子持续创新 11月25日,20
传统国画渐成最火谢师礼,贤丰“大桃”承载纯正师生情

最近,画家贤丰有点忙,找他约稿求画的人骤增,大多是冲他《桃李满天下》系列作品来的。2020年教师节到来之际,带一卷画轴拜访恩师,将典雅脱俗、寓意纯正的传统国画当
小丫丫(旭程)教育:第二批免费“培优”生已入学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一周之后,小丫丫(旭程)教育官微上公布了南雄市幸福里校区刘智晧等11位同学为机构第二批“培优”学生,将免费享受一年的课程全面提升以及对
中国城市文化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城市文化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城市文化网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