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文化网

中国城市文化网 > 资讯

一湾汇五港,开放向世界!带你感受南沙进口示范区五年蝶变

2025-11-05 20:47:10 来源: 阅读:-

五载栉风沐雨,五载硕果盈枝。

自获批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以来,广州南沙锚定“深化对外开放、赋能贸易创新”使命,以制度创新为魂、平台集聚为翼、产业升级为基、便利惠民为本,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开放热土上,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进口贸易发展的新高地和强劲引擎。

广州港南沙港区已建成集集装箱、汽车滚装、粮食通用、石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化码头集群,构建“枢纽+通道+网络”现代物流体系,畅通内外联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整体规模与作业能力稳居全球集装箱码头前列。

20个5-20万吨级深水集装箱泊位配备顶尖装卸设备,可靠泊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其中四期工程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全自动化码头,引领智慧港航新标杆;

南沙汽车码头作为华南汽车枢纽港与国家首批整车进口口岸,年通过能力超300万辆,可接卸全球最大滚装船舶;粮食通用码头、国际物流中心(含大型冷链仓库)同步发力,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粮食中转储备基地与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承载区,为全球货物高效流转筑牢根基。


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南沙持续打造与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衔接的制度体系,让营商环境“软实力”成为招商引贸“硬支撑”。智慧口岸建设纵深推进,“两步申报”“提前申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模式全面推广,口岸整体通关时效显著压缩,通关效率持续提升。

监管模式迭代升级,集拼分拨当天查验、“保税+燃油加注”“保税+飞机租赁”等创新政策落地见效,综保区连续四年获评全国A类,“跨境快通集拼”系统与虚拟卡口项目打通非保税与保税货物流转堵点,助力跨境电商“买全球、卖全球”。

跨境金融创新提速,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全面铺开,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8%,广期所交易额突破30万亿,跨境贸易投资试点额超500亿美元,全国首个期货金融业全要素产业园区落地生根,为企业降本增效注入金融活水。

南沙跳出“货物通道”定位,构建多元协同的进口平台矩阵,成为全球资源要素整合的核心节点。

冷链物流分拨中心依托高标准冷库,打造“榴莲快线”“车厘子快线”等专线,让全球生鲜直供千家万户;

汽车贸易综合枢纽跻身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汽车口岸,布局新能源汽车进出口、保税存储、展示交易全产业链,获批市级特色进口贸易创新平台;

寰球美酒美食全产业链服务平台集聚进口供应商与增值加工厂,拓宽红酒、零食等消费品类进出口渠道;

粮食分拨中心凭借华南最大单体中转码头优势,吸引中粮贸易、路易达孚等龙头企业入驻;

全球优品分拨中心数字服务贸易平台(DSTP)汇聚欧莱雅、美赞臣等知名品牌,入选全国优秀服务贸易案例;

飞机融资租赁中心落地全国首单跨境资产包转让业务,成为华南地区行业标杆。

各类平台协同发力,推动南沙成为全球优品集散高地。

进口示范区建设的一大成效,落脚于民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五年来,南沙让“舌尖上的全球”与“品质化生活”走进寻常百姓家:来自百余个国家的数万种商品直抵中国,智利车厘子、澳洲牛扒、法国红酒、德国母婴用品等应有尽有,消费选择空前丰富;通关效率提升与跨境电商发展双重赋能,进口商品价格更趋亲民,实现“优质优价”,让民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全球化红利。

面向未来,南沙将聚焦大宗商品资源配置,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高附加值与新经济领域进口,持续拓展进口服务边界;升级华南重要冷链分拨中心,确保全球高品质生鲜“鲜达全国”;探索数字贸易规则创新,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助力跨境电商、在线服务等新业态蓬勃生长。

五年实践印证,南沙进口示范区不仅实现了区域贸易能级与效率的双重跃升,搭建起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高效通道,更在规则对接、制度创新、业态培育等方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沙经验”。作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与“桥头堡”,南沙将继续深耕开放沃土,以更昂扬的姿态向海而兴、链通全球,为构建进口贸易新格局提供更坚实的基层实践与前沿支撑。




推荐阅读:

相关阅读

中国城市文化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城市文化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城市文化网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