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教育张益铭:教育也应年轻化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让大家认识了雄心勃勃的年轻运动员。望着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很多观众不禁感叹“年轻多好”。
的确,年轻意味着敢闯敢拼,于是有很多行业都号召年轻化发展。在教育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胜者教育创始人张益铭,就很赞同教育行业的年轻化。
“做教育,本质是在做未来。” 张益铭经常这样说。因为面向未来,所以教育行业从业者更需要不断“创新”和“推新”,凭着年轻的心态来规避因循守旧。
来自时代的催促
之所以强调“年轻化”,是因为时代变换太快。就以日新月异的科技而言,人工智能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替代人类从事多项基本工作。这种大概率事件,意味着综合能力弱并且依靠单一技能的工作机会大大减少。作为解锁人类未来生存价值的关键一步,教育不能只注重传统的分数考察和技能训练,更应面向未来持续进化,培养人的综合潜能与品质。
曾几何时,我们的教育只是为了培养所谓的优秀人才,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理论灌输,再用标准化的考试来一分优劣。然而,这种传统教育并不一定符合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不少孩子在成年后缺乏独立思考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并且经不起考验和打击,难以成为行业栋梁。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应该直面每一位孩子的未来,为每一位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什么是好的教育呢?既要教给孩子知识,还要教给孩子为人道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善于分享、懂得谦让。
在张益铭看来,教育的年轻化主要体现在一种革新力量上,不仅要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还要通过多样化的形式来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换言之,张益铭所说的“年轻化”并不局限于年龄,而要扩大为一种革新态度。在这种革新态度中,孩子们不会单纯按照家长功利化设计来成长,而是被视为成长发展中独立的个体,尊重其未成熟的状态,谋划其未来实现价值的方向。正所谓“教育兴亡我有责”,“年轻化”的背后乃是教育从业者的责任心和创造热情,以及前赴后继的持续行动。
不可复制的能力
创立胜者教育之后,张益铭对素质教育课程进行了科学的设计,辅以导师的悉心培养,让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在短时间找到自己的独特天赋,并通过“胜者少年163模型”,在关键特质和思维模式上得到全新蜕变和提升。于是,胜者教育点燃了孩子们心底的梦想火种,并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旺,久而久之养成不可复制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胜者少年163模型”呢?这是胜者教育特有的培养体系,从天赋、特质、思维模型三大方面去全面、科学、系统地让孩子成长和发展。其中,“1”代表每个孩子独有的天赋;“6”是当今社会人才必备的6大特质,包括身体意志、学识与眼界、自我驱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慧、感恩的心和社会责任感;“3”代表着3种思维模型,即艺术思维、建筑思维、辩证思维。
可以说,“胜者少年163模型” 并非物质堆砌,拒绝特权意识,更不单纯通过提高分数来培养“考试型人才”,其旨在通过艰苦历练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由此激发孩子们的天赋感、创造力和思考力。这套由张益铭独创的模型即革新典范,通过“精气神”的全方位塑造,在孩子们内心埋下一颗坚毅的种子,让孩子们朝着梦想不断前行。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翅膀,而是否能够让这双翅膀为孩子的成长助力,才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和使命。”这是张益铭常说的话。
归根结底,张益铭主张的“年轻化”,源自教育事业的“未来感”。张益铭坚信,不久之后,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之变化,优秀人才的定义也会随之不断更迭,分数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好的教育应该让孩子具备“面对未来”的能力,让他人无法轻易复制和超越。
推荐阅读:旗龙网
相关阅读
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35年首次携手人工智能,小冰用AI创造力致敬低碳未来

▪ 35年赛事首次携手人工智能,小冰用AI创造力致敬低碳未来 ▪ 线上决赛拥抱未来科技,以凝聚集体智慧的AI画作激励青年学子持续创新 11月25日,20
传统国画渐成最火谢师礼,贤丰“大桃”承载纯正师生情

最近,画家贤丰有点忙,找他约稿求画的人骤增,大多是冲他《桃李满天下》系列作品来的。2020年教师节到来之际,带一卷画轴拜访恩师,将典雅脱俗、寓意纯正的传统国画当
小丫丫(旭程)教育:第二批免费“培优”生已入学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一周之后,小丫丫(旭程)教育官微上公布了南雄市幸福里校区刘智晧等11位同学为机构第二批“培优”学生,将免费享受一年的课程全面提升以及对
中国城市文化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城市文化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城市文化网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