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医疗:国产高端医疗设备领军企业这样打造数字化诊疗设备全产品矩阵
引言:加快自主研发,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从根本上实现国产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迈向国际领先水平。打造国产创新、高端医疗器械的路上,国产医疗设备企业已走的越来越稳,越来越有信心。
在我国高端医疗设备发展的二十多年来,从自主研发中国第一台国产CT、第一台超导磁共振、第一台DR,一次次改写着我国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史,这家国产企业功不可没——东软医疗。作为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代表,东软医疗拥有多个行业第一,书写了中国大型高端医疗设备行业的发展史,其借助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技术积累,不断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与中国人踏实做事的风格一样,作为一家有相当实力的中国企业,东软医疗更喜欢用行动来讲话。也恰恰因为这点,企业自身已从“中国制造”逐步变成了“中国创造”。用东软医疗CEO武少杰的话来概括,东软医疗的产品和服务既拥有迈向国际市场的实力,又满足中国用户的切实需求,更能解决临床的实际问题。
自主创新,数字化诊疗设备产品矩阵全线升级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永动机,唯有创新,才能实现企业持久发展。在创新方面,东软医疗一直在坚持。正是这种长期的创新精神,才使东软医疗有“资本”与世界先进医疗设备“一较高低”。而源源不断的更新迭代的产品则成为这家老牌企业创新精神的直接体现:
NeuViz Epoch 无极 16cm全景多模态CT
0.2秒至快完成心脏扫描,一次扫描即可进行多模态数据分析,60kV低剂量、0.17mm可视分辨率,降低漏诊误诊,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NeuAngio-CT 汉·文景
全球首创地将CT与DSA联合使用,无需患者转运和等待,提供一站式卒中、肿瘤解决方案,大大提升了急危重症救治效率。
NeuMR 1.5T盛世磁共振
压脂成像稳定可靠,定量一键脑一次采集即可获取8种对比图像。
Mobile CT Unit飓风Ⅱ
高性价比抗疫车载CT专为抗疫救援、分级诊疗等移动场景打造。6面4mm铅当量防护,三通道、双供电系统设计。支持高清低剂量成像和远程云诊断。
NeuVision 650/680 逍遥
搭载光学可视化及视航引导辅助系统,自动识别受检者身高等特征,全景智能拼接,全方位提升检查效率。
NeuWise PET/CT苍穹之眼
全影息全景成像系统,可识别受检者的微小运动变化。创新无源质控技术,质控时间仅为传统的1/3。
N2000晶华
丰富的单晶体探头群、全身应用等五大解决方案,可满足不同层级医院的临床需求。
云端服务,重塑医疗
任何一款医疗产品的“归宿”都是服务。优质的产品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医、患双方的服务赋能,解放医者,尽可能多地服务患者。因此,医疗器械类的企业在发展中过程中,需要时刻记住这一生存“法则”。作为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的东软医疗,能够有今天的地位,显然更看中这点。
传统医疗的工作场景大多聚集在医院。但5G技术的迅速崛起,让传统医疗不得不思考如何应对的问题。利用云端科技,为传统医疗赋能,让医疗不再局限于医院内部,是未来医疗的发展趋势。如何用现代技术赋能医疗就成为了这家拥有20多年发展历史的国产医疗装备企业时刻思考的问题。用产品说话,成为东软医疗为这个问题解答的最好方式。
MDaaS医疗设备与医疗影像数据服务
东软医疗MDaaS医疗设备与医疗影像数据服务,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可为医疗机构提升诊疗能力、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一站式智慧影像服务。截至2020年底,东软医疗MDaaS已帮助医疗机构存储、管理或以其他方式处理3.8百万组影像数据;让超过1,000家医疗机构在超过580,000个临床病例中接受远程诊断。
作为拥有最齐全产品线的国产医学影像设备领军企业,东软医疗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向更安全、更快速、更清晰、更便捷、更智能这五个方向发展,以“软硬”一体化新模式,构建全流程闭环完整生态链,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医生、医院、合作伙伴,最终惠及大众,让大众都能享受更优质的医疗影像服务。
这不仅仅是东软医疗一家国产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的夙愿,更应是众多国产医学影像设备企业的共同发展目标。
推荐阅读:羽昌
相关阅读
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35年首次携手人工智能,小冰用AI创造力致敬低碳未来

▪ 35年赛事首次携手人工智能,小冰用AI创造力致敬低碳未来 ▪ 线上决赛拥抱未来科技,以凝聚集体智慧的AI画作激励青年学子持续创新 11月25日,20
传统国画渐成最火谢师礼,贤丰“大桃”承载纯正师生情

最近,画家贤丰有点忙,找他约稿求画的人骤增,大多是冲他《桃李满天下》系列作品来的。2020年教师节到来之际,带一卷画轴拜访恩师,将典雅脱俗、寓意纯正的传统国画当
小丫丫(旭程)教育:第二批免费“培优”生已入学

9月,又是一年开学季,一周之后,小丫丫(旭程)教育官微上公布了南雄市幸福里校区刘智晧等11位同学为机构第二批“培优”学生,将免费享受一年的课程全面提升以及对
中国城市文化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城市文化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城市文化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城市文化网的(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联系。